查看原文
其他

读者不买书的18个理由

2017-10-1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

买书的理由总是相似的,不买书却各有各的理由。这篇文章刊发于2013年7月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,虽然现在的阅读环境、阅读介质都发生了变化,但文中不买书的18个理由读来也还是那个理,这些影响购书的原因摘录于此,希望能为出版从业者提供参考。


一本书由无数个细节组成,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,就有可能会导致读者流失。那么对编辑的要求就是,必须全面熟悉出版的全部流程,了解读者心理,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、做到位。每做好一个细节,书就会好卖一点。


文中所列18个理由当然不会是读者不买书的全部原因。事实上,读者拒绝购买某本书,是建立在他已经“看见”这本书的前提之上的,更多的时候,读者没有买某本书,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,而这本书,很有可能正是他所喜欢的。


1

对作者反感

“曾经买过某作家的几本书,后来关注了他的微博。怎么说呢……觉得他在微博上的言行实在突破了人类的下限,从此对他无比反感,再也不买他的书了。”


“自从某大师‘含泪’以后,我就不买他的书了。连带着,他推荐的所有书我也不会买。”


“某作者我十分喜欢,她的书,我开始是见到必买的。但是买了几本就发现,她有不少书都是拿新作和旧文拼凑起来的,这就让我很头疼。不买吧,还有点新的在里面;买吧,许多文章已经看过了,买了就是浪费。”


“某作者走红以后,迅速出了许多书,质量却大不如以前。估计是萝卜快了不洗泥,各种瞎对付,也有人说可能是有枪手。反正不管怎么说吧,这都是坏了自己的招牌。我是再也不会去买他的书了。”


支招

我们之所以购买一本书,作者常常是最关键的因素。许多读者对于自己喜欢的作者,是只要见到新书必买的,不管他写的是什么。


也正因此,出版商要把作者当成一个品牌来经营,注意不要滥用品牌,透支信任度。同时也要维持作者的品牌形象,使其符合目标读者的期待值。


2

推荐者不靠谱

“我最反感腰封上放一堆名人推荐,各个领域的都有。难道除了名人推荐,就没有别的招了吗?还有,跨界推荐有什么用?拜托,你一商人,就不要掺乎情感界的事了好不好?”


“看到10本新书,有七八本都是某人推荐,‘腰封小王子’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。但是我也怀疑,他推荐这么多书,自己都看过吗?”


“最好笑的是,推荐人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,还需要加注释说明。这种推荐有什么用?”


支招

名人推荐是包装图书常用的方法,它是通过大众对名人的崇拜来拔高图书的品质,促使读者快速判断并形成购买的有力手段。


名人代表一定的权威性,拥有一定的号召力,名人荐书可以增强读者对此书的认可度和信赖感,对作品宣传还是有一定作用的。


但目前名人推荐已经过多过滥,结果是透支了名人的公信力。现在使用名人推荐需要十分谨慎。名人荐书虽然有用,但也要把握个度,适可而止。


尽量不要拉不搭界的名人来推荐。不过超级名人例外,他们推荐任何书都是可以的。


尽量不要用需要加注释的人来推荐。但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可以例外。


不要用可能引起人反感的名家来推荐。名家都是双刃剑,很多读者也许就因为厌恶某位名家,反而不买这本书。


3

读者评论影响

“买书之前,我通常会去豆瓣、当当网或者京东上看看评论。差评如潮的不会买,但好评如潮的也不会买——因为很可能是被人操控的。”


“我通常在当当网上买书。买书前一定会看评论。其实倒没有认真看是好评还是差评,而是关注评论数量。评论很少,甚至没有的,原则不买。因为那说明没有多少人对这书感兴趣。有数千评论的,一定是大家关注的。”


“到网上看一些看过的人的评价。如果负评价是我在意的,或者得分不高,就不会去买了。”


支招

名人荐书现在已经被使用得太多太滥,以至于让人直接无视甚至心生反感,普通读者的读后感,却因其草根性更容易让人信任。大众一般会认为,身份相近的人说的话可信度更高一些。


在网上买书的读者,也会习惯性地看看评论和评星,网上评论多的图书通常会促进销量——甚至连批评性的评论也是如此。只要不是一边倒的批评就行。


出版商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在网店和豆瓣上发表评论、评级打分。也可以让作者发动自己的粉丝去做。


4

书名不知所云

“有本书叫《偷眼泪的天使》,一直以为是本青春小说,所以就没有买。后来无意读了几页,才发现正是自己的茶。这书名太坑爹了。”


“《人生》,让你想起什么?是路遥的小说吧?但它有个副书名:‘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’。其实还是挺有卖点的,但这个书名,真是太莫名其妙了。我开始是直接无视,后来看到副书名,才买了。”


“《战国纵横》,给人的感觉是一本历史社科读物,所以就没有买。后来读客重新出版了这本书,改名为《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》,我这才知道,这是一本关于鬼谷子的谋略小说。正是我喜欢的,买了。”

支招

书名是最重要的封面文案,也是一本书最重要的卖点。特别是对于作者不够有名的书来说,书名几乎就是最重要的购买理由。


我们通常以为,书名应该准确地表达出一本书的内容,但这很可能是错误的;书名首要的价值,是传递阅读价值,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。也就是说,起书名不只是要考虑内容,更要考虑读者。书名起错了,就直接与读者错过了。


特别要注意一点,书名不是猜谜语。有人煞费苦心,起一个自以为很有内涵的书名,得意洋洋地以为,读者读完这本书后,就能体会到这个书名的伟大和精妙之处。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,绝大多数读者,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书名而非内容。书名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,他们根本不会翻开书来读。


5

封面设计太差

“一些书我知道内容不错,但是如果封面设计太粗俗,我还是不会买的。”


“有本职场书,居然用黑色封面,难道是寓意是职场需要厚黑学吗?还有本财经书,用粉红封面!看上去就像是本两性书!”


“我大爱的某作者,换了新东家,出了新书,封面难看到爆!简直要丑哭了!忍了又忍,还是忍无可忍,不买了!”


“科幻书设计得跟历史教科书似的有木有!一眼看上去就没有购买欲望了!”

支招

封面不只是包装,更是广告。对于作为商品的图书来说,封面并不只是保护和美观这么简单,它更应该承载的功能,是促进销售。大众图书封面设计,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实用,以好卖为先,其次考虑的才是美观与否。


但是实用性与美观并不矛盾。在很多时候,实用与美观是可以兼得的。突出实用性,并不是说,封面就应该很难看了做,最起码,在美观方面,也应该及格。太难看的封面,照样会把读者赶跑。


另外,不同类型的书,官场、情感、财经、悬恐……都有它相应的风格。封面首先要做到“是这一类书”,否则就会错过读者。


6

装帧印刷有问题

“刘震云的某本书,在书店看了头一章就觉着该买,可是书的装帧设计、印刷纸张简直一无是处。心想总会有再版的吧,就一直没买。一年多以后在另一家书店遇到签名本,才买了一本。”


“你们见过内文字体用小七号字吗?怎么看!眼睛会瞎掉的!”


“在书店里翻开某本书,行太长了,装订也有问题,你要看完整的内容,就需要用力把书掰开。可想而知,过不了多久这书就会散架。不买了。”


“书封面用一种奇怪的纸,一摸就留下指印,看着太恶心了。不买。”


支招

通常来说,一本书的内文字体应该用五号宋体,这样“易读性”才最高。如果是给儿童和老年人看的书,字体应该适当再大一点。尽量不要用奇怪的字体。


在内文版式设计时,要注意留出天头地脚左右边距,需要用力掰开书页才能读的版式无疑是错误的。


用纸、印刷、装订之类,也都要尽量做好。许多读者对品相是十分在乎的。


7

腰封太恶俗

“《我与父辈》腰封文案:‘万人签名联合推荐,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,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阎连科,锥心泣血的文字,千万读者为之动容,创预售销量奇迹,超越《哈利·波特》’。这腰封实在太恶俗了。不买。”


“我的对腰封有本能的反感。基本上,所有带腰封的书我都不会买。”

支招

尽管有读者明确表示对腰封反感,但我们依然要明白,腰封的确是营销利器,腰封文案是除书名之外最重要的营销文案。


对腰封应该谨慎使用,如果没有必要,就不要加腰封。非大众畅销类图书不必使用腰封。如果书名足以说明问题,就不必使用腰封。没有好的腰封文案,宁可不用腰封。


腰封是用来打广告的,腰封一定不能含蓄,而是要“大声嚷嚷”。但是“大声嚷嚷”也有技巧。要像撰写广告语一样认真撰写腰封文案。简练、精准、让人过目难忘、有所触动和共鸣,又易于传播,便是上品。


8

使用假腰封

“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,天蓝色封面加黄色腰封,极其难看。但想着腰封是可以扔掉的,也就拿起来准备买。但是细一看,这腰封原来是印在封面上的假腰封,这就太恶心了。不买了。”

支招

假腰封也许是为了节约成本考虑,但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极其糟糕的。假腰封往往看上去很寒酸,像是盗版书。同时,腰封读者不喜欢可以扔掉,假腰封就没办法处理,读者很可能会因此而拒绝购书。


腰封和封面各有专长,应该各司其职。有些文案如果能够印在封面上,那就不必使用假腰封。否则,还是直接使用真腰封为好。


9

简介没做好

“一本军事小说,作者简介是‘某省某市某县某镇的中学校长’。这是要闹哪样?”


“只有个书名,没有作者简介,没有内容简介,也没有序。我根本不知道它写的是什么。”


“序言写得太差了。就是熟人间相互吹捧,跟书的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。”

支招

简介对于一本书的销售是十分重要的。读者往往会在看了封面、书名之后,再去看看简介,以进一步了解书的内容,决定是否购买。


颇有一些编辑,在编辑内文、书名、封面上都很下功夫,到了简介,就随便对付一个。甚至有些书根本就没有简介。从营销角度来说,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。


狭义的简介包括作者简介、内容简介,广义一点,还包括序、跋和编者手记。通常来说,序和跋相当于简介的详写版。不仅读者会看简介决定是否购买,媒体也会从中寻找可以报道的点。


明确说一点,任何一本书,都要认真地编写作者简介和内容简介——原则上,不要信任作者,编辑要自己认真动手编写。如果可能,还应该有序、跋或编者手记。这些地方做得越到位,就越容易说服读者购买。


10

目录有问题

“某名人传记,营销工作做得很厉害,期望值挺高。不过去书店翻了翻,只看完目录就没有买的兴致了。全书都是该名人与某某人样式的章节,感觉不像传记。”

支招

许多读者在买书之前,都会先看看目录,以进一步了解书的内容,尤其是非小说类读物更是如此。但目录也是特别容易被编辑忽视的地方。


简单地说,就是要像做书名一样、或者说像做广告一样做目录,认真编撰每一个句子,务必使其能够打动人。如果是一本书只有简单的十几个章节,那么不妨在章节目录下面,加上部分有趣的、重要的提要,以激发读者的兴趣。


11

文本质量不高

“某书,营销做得还不错,但是在网上试读了部分章节,发现了许多不靠谱的叙述。就不买了。”


“试读某书,内容极度晦涩难懂。作者似乎是在十分努力地把每个句子都写到不像人话。我又不是受虐狂,干吗要买这种书?”


“某版权书,不清楚作者是真有料,还是借贬低别人抬高自己。他在书中称卡耐基为励志骗子,动辄称呼别人傻子,实在是让人反感。”

支招

读者买书之前,通常会在书店里翻阅一下,或是在网上试读部分章节,如果文本质量不能让他们满意,他们就会拒绝购买。


选择好作者、精细编辑、提高文本整体质量当然是王道。但也有些小小的技巧对销售有利。比如说,挑选出最好的文本用于网络试读。


一些作者习惯把文字写得很艰涩沉闷,这可能需要编辑多与作者沟通,要求他写得更简洁有趣一些。你可以告诉作者,把艰深的内容表达得通俗易懂,需要更高的功力。


在编辑内容时,多做小标题、提要,也是让读者读得轻松的好方法。


12

翻译太差

“某本书,书名和封面都极其吸引我,本来是准备买的。但是看了豆瓣上的读者评论,说翻译太差,连‘探员’一词都没翻对,所以放弃购买。”


“看到几本书,上面署名的译者是‘马爱侬’。原以为是‘马爱农’之误,认真看了看,还真不是。这位‘马爱侬’翻译了不少作品,懂得各种语言,著述颇丰,却连个基本的个人简介都找不到。不用想了,他‘翻译’的所有书,都不值得买。”


“能把‘蒋介石’翻译成‘常凯申’,这类书就不必买了吧。”

支招

翻译作品质量下滑,是近年来被人关注的问题。其原因很多,比如没有给译者合理的回报,翻译时间要求太紧等。这个问题在短期内可能难以解决,身为出版人,只能尽可能选择优秀的译者合作,并努力多给译者回报。同时,编辑自己也应该有更强的鉴别和编辑能力。


13

拒绝“编著”

“我有一个宝贵的经验,凡是‘编著’的图书,都不值得一读,更不值得你花钱去买。”


“我也从不买‘编著’的书,但如果作者是西方人,且专业头衔看起来还够分量——这种情况除外,因为我觉得西方国家的博士含金量还可以。”

支招

“编著”未必没有好书,但在许多情况下,“编著”的确是等同于“攒书”,等同于东拼西凑改版权,等同于质量低劣。难怪读者对“编著”反感。


出版机构在出书时,还是要严格把关,减少低劣“编著”类图书的存在。


如果有可能的话,把“某某编著”改成“某某主编”,效果会好一点。


14

数字阅读冲击

“有些书本来是挺喜欢,应该买的,但能看电子版,就不再买了。”


“会习惯地搜一下看有没有电子书,如果有,就不花钱买实体书了。”


“惭愧地说,这两年下单之前会习惯搜一下电子书,如果搜到了还买,多半是因为感情因素了。”


“我看电子书并不是因为它免费,而是因为它方便。虽然还是比较喜欢纸质实体书的感觉。但由于外出时带着不方便,所以还是偷懒,下载电子书便于携带。许多电子书我其实是付了费阅读的。”

支招

的确,数字阅读对实体书销售造成了很大冲击。数字阅读不仅方便,而且省钱。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习惯了看免费的电子书,就不愿意再花钱买实体书了。


不过也不必过于仇视数字阅读,起码我自己就有过多次先看了电子版,然后买下作者所有作品的经历。


另外,数字阅读的读者与实体书的读者有交集,但并不完全重合。我们完全可以将一本书同时出实体书和付费的数字阅读,以扩大读者群,增加利润。这已经让许多出版人获益了。


当然也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以聚拢人气,但是要保证一点,不要把所有内容都公布在网上。最起码,一部长篇小说,最后的三分之一部分,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网上公布出来的。


15

出版方的品牌

“某社出了一套‘汉译经典’,我直接无视。我觉得它有仿商务社的‘汉译名著’之嫌。不过后来发现,这套‘汉译经典’做得还是不错的。”


“有些书,肯定是要挑出版方的。也就是挑品牌。比如财经书会挑中信出版社和蓝狮子的,人文书会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三联书店,古籍学术书会挑中华书局的,女性书会买悦读纪的……不是这些机构出的书,就总觉得不对。”

支招

关于品牌,菲利普·科特勒给出了这样的定义:“品牌是一个名称、术语、标记、符号、图案,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组合,用来识别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。它是卖方做出的不断为买方提供一系列产品特点、利益和服务的保证。由于消费者视品牌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因此建立品牌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。”


出版方的品牌的确是读者购书的重要理由之一。相应的,出版商也应该珍视自己的品牌、培养和不断加强自己的品牌,宁专而精,勿大而杂。


16

买书不方便

“我在微博里看到一本书,挺感兴趣的,准备去买。但是那条微博里没有购买链接。我打开京东网,正准备搜索,电话就响了。去接了个电话,QQ上又有人找我,回复了几句,又收了个新邮件,就把买书这事儿给忘了。”


“看到某本书的宣传已经铺天盖地,到网上去找,还没有开始卖。等它开始卖时,我就已经忘了。”


“对一本书感兴趣,但是网上没找到,也就懒得去书店找了。一本书而已,对生活造不成多大影响,可有可无,不买也没什么。”

支招

除了极少数刚需图书外,大部分书对于读者来说,都是可有可无的,买了当然更好,不买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影响。所以。许多人买书,只是在“顺手”时才买。出版人充分考虑到这一点,尽量减少读者买书的麻烦。


营销微博务必要加上购书链接,让他在动心时鼠标一点就可以方便地买书,而不要延迟。


做宣传推广时,要与发行配合好,不要出现货未铺出就超前宣传的现象。


17

图书定价偏高

“几年前,我看上一本小说,翻翻定价,48元,这也太贵了吧,不买了。”


“木心的《文学回忆录》,的确觉得有点贵,就想着等网站有活动时一起买。”


“一般不会因为定价太高而不买书,但如果该书是再版、多次出版,最新一版的价格升得过于离谱,就不会买这个版本,而去孔夫子旧书店网站搜一本旧版本来看。”


“现在有许多的史料典籍,定价往往上千元、上万元,实在购买不起。”

支招

我们对2012年的图书定价做过调查。对于大众畅销书而言,30.00元,基本上是读者能够接受的心理价格底线。不过不同的书,心理价格底线并不相同,比如财经类图书可以定价到40多元,而少儿类图书通常不超过20.00元。


我们通常的定价机制是按照印张、成本核价,但这种做法可能是有问题的。更合理的做法是,根据读者的购买预期心理来定价,然后由此倒推成本和印张。读者愿意花多少钱买书,就把定价控制在他的意愿之内。


18 

读者经济紧张

“年轻时经济紧张,常常有许多书舍不得买,没有办法。现在就好很多,喜欢的书,就直接买了。”


“在书店里同时看上几本书,预算有限,不可兼得,只好遗憾放弃。我是学生。”


支招

读者没有钱买书,对于出版人来说,真是个最坏的消息。


相应的对策可能是,针对低收入读者群开发低定价的图书。这类读者对于价格比较敏感,但对于装帧、纸张之类并不太在乎,可以在这些地方降低成本。


另外,英国法律专业出版公司Sweet&Maxwell的策略可供借鉴。该公司的图书定价很贵,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辅助策略,就是以低价培养未来消费者。该公司提供给法律学生的参考书和课本包括有偿数字信息并不贵,他们的目的是“从娃娃抓起”,把这些未来高薪高消费能力的专业人士培养成他们的忠诚客户。




相关阅读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